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提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并首次系統提出“11種安全”。
“11種安全”,即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
破壞國家安全的行為有哪些?
國家安全,你我有責!
相關法律
●2014年11月1日施行《反間諜法》
●2015年7月1日施行《國家安全法》
●2016年1月1日施行《反恐怖主義法》
●2017年1月1日施行《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
●2017年6月1日將施行《網絡安全法》
公民維護國家安全中的義務
1.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2.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3.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4.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其他協助;
5.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6.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一方面,不能以一己私利危害國家安全;另一方面,要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配合,因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個體的利益受到威脅時可以向國家尋求保護。
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聽起來遙不可及的國家安全,看似和我們的生活沒有明顯的聯系,但是其實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而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更應該深入走近國家安全,從身邊小事點滴做起,守護好我們的國家安全。